无障碍阅读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塔城地区政府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542250032/202505260000003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5-2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文字解读

《裕民县巴什拜羊育种核心群管理实施办法》文字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 23:20:52 浏览次数: 【字体:


巴什拜羊作为裕民县特有的优质地方品种,由巴什拜·乔拉克通过哈萨克羊与野生盘羊杂交培育而成,兼具耐寒耐旱、生长快、肉质鲜、净肉率高等优良特性,已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当地"一花一羊"特色产业战略的核心载体。《裕民县巴什拜羊育种核心群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旨在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筑牢品种保护根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全面解读。

一、政策定位:以法治为基,锚定品种保护与产业升级双目标

(一)核心宗旨

《办法》以保护和开发巴什拜羊优良品种资源为核心,通过提升种群遗传品质与生产性能,推动产业从传统散养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宗旨既呼应了巴什拜羊作为地方珍贵遗传资源的保护需求,也契合了当前加工企业产销两旺、产品远销多地的产业升级需要。

(二)法律与实践依据

1. 法治框架: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育种管理工作合法合规。

2. 技术标准:以《巴什拜羊国家标准GB/T37313-2019》为具体操作指南,该标准对巴什拜羊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繁殖管理、肉质要求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为种群鉴定与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地方适配:结合裕民县产业发展实际,聚焦养殖环节的关键痛点,构建针对性管理体系。

(三)适用范围

覆盖本县境内所有巴什拜羊育种核心群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选种选育、种羊生产销售等全链条关键环节,形成全域覆盖的管理网络。

二、核心群体:界定标准严格,组建流程规范

(一)育种核心群的核心界定

《办法》明确育种核心群需同时满足三项刚性条件:经专业鉴定品种标准达一级以上、能繁母羊数量不少于200只、毛色统一;且严禁与其他品种羊混养,从源头保障种群纯度。这一标准确保了核心群的优良遗传基础,为后续品种改良提供了优质"基因库"。

(二)管理主体与专业保障

由县农业农村局组建管理小组,硬性要求配备至少2名高级畜牧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育种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避免管理流于形式。

(三)三级审核的组建流程

遵循"养殖户申请—村队上报—乡镇审核—县级鉴定备案"的规范流程:养殖户向所在村队提出申请后,经乡镇汇总审核,最终由管理小组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现场鉴定,合格者登记备案并签订养殖协议。多层级审核机制确保了核心群准入的严谨性,从起点把控种群质量。

三、管理细则:全周期精准管控,聚焦遗传品质提升

《办法》构建了从配种到销售的全周期管理体系,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规范,实现种群品质的持续优化。

(一)种群数字化建档管理

对鉴定合格的能繁母羊及选留的后备种羊统一植入芯片并登记造册,建立"一羊一码"的数字化档案。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种群动态追踪,更为系谱管理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契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

(二)科学繁育体系构建

1. 种公羊精细化管理:每年秋季对参配种公羊进行专项鉴定,淘汰不合格个体,并通过科学调配避免近亲繁殖,从父本端保障遗传质量。

2. 配种规范化操作:由管理小组制定科学配种计划,采用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记录配种时间、公母羊编号等信息,精准推算预产期并完善产羔记录,构建完整的系谱链条。

3. 特色品系培育:针对大体型、双羔性状的羔羊实行优先留种政策,对产双羔的母羊与羔羊单独建档立卡,专项培育双羔品系,直接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三)种羊销售与疫病防控管理

1. 销售管控:种羊场需具备完整的系谱档案和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方可销售;特级种公羊实行单独组群管理,销售前需报备审批,且优先供应核心群养殖户,形成优质种源内部循环体系。

2. 疫病防控: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落实疫苗接种与日常防控措施,保障种羊健康,为产业安全筑牢防线。

四、责任体系:四级联动发力,压实各方职责

《办法》明确了县、乡、村、养殖户四级主体的责任分工,形成上下协同的管理格局。

(一)县级层面:统筹监管与督导

县农业农村局承担核心职责,包括督促管理小组完成鉴定审核、每年与养殖户签订协议、跟踪检查养殖情况;对管理小组中出现的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行为,依法移交处理,强化监督问责。

(二)乡镇层面:执行落地与配合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督促本区域畜牧兽医人员完成产羔记录、接羔育幼等基础工作,配合县级管理小组开展鉴定整群,确保管理措施下沉落地。

(三)村队层面:协调服务与稳群

村队聚焦保障职能,通过协调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维持核心群稳定,为育种工作提供基层支撑。

(四)养殖户层面:合规养殖与配合

养殖户需履行三项核心义务:配合县乡技术人员完成鉴定、记录等工作;按要求完成后备种羊的补充与移交;严禁随意转卖或屠宰合格母羊。违规者将被取消补助资格并追回已发资金,形成有效约束。

五、保障机制:财政激励与服务支撑并重

(一)长效财政激励政策

县财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对鉴定合格的重点核心群母羊给予连续5年的补助。这一长效激励机制既稳定了养殖户预期,也为持续开展育种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与企业高出市场价收购羔羊的市场激励形成互补。

(二)资金发放精准管控

采用"一卡通"或银行转账方式直接发放补贴,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准确送达补助对象,杜绝截留挪用风险。

(三)政策宣传全面覆盖

通过培训班、宣传资料、现场会等多元形式普及补助政策,提升养殖户知晓率,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

六、实施保障:明确解释权与有效期限

《办法》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确保执行过程中的政策疑问得到权威回应;自2025年6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既给出了明确的实施节点,也为后续根据产业发展调整政策预留了空间。

七、政策价值:三重维度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1. 品种保护维度:通过严格准入、科学选育、数字化管理,有效保护巴什拜羊独特遗传资源,避免品种退化,维护生物多样性。

2. 产业发展维度:推动核心群遗传品质提升,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助力"企业+合作社+牧民"模式深化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3. 民生保障维度:通过财政补助、企业溢价收购等组合激励,直接增加养殖户收入,同时带动加工、销售等环节就业,实现产业富民。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