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塔城地区政府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542250032/2025102300000027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10-2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公报

裕民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单位基本情况

来源:裕民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3:18:22 浏览次数: 【字体:


裕民县统计局

裕民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1022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裕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

  一、单位情况

 2023年末,裕民县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31个,比2018年末增加150个,增长39.37%;产业活动单位677个,增长250个,增长58.55%;个体经营户3481个(详见表2-1)。

2-1 单位数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531

100

  企业法人

250

47.08

  机关、事业法人

138

25.99

  社会团体

8

1.51

  其他法人

135

25.42

二、产业活动单位

677

100

  第二产业

75

11.08

  第三产业

602

88.92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5个,占29.25%批发和零售业105个,占19.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个,占11.89%。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113个,占60.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3个,占28.21%制造业176个,占5.05%(详见表2-2)。

2-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数

法人单位

数量(个)

比重(%

合 计

531

100

农、林、牧、渔业*

18

3.39

采矿业

4

0.75

制造业

31

5.8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

0.57

建筑业

14

2.63

批发和零售业

105

19.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

2.45

住宿和餐饮业

7

1.3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

1.32

金融业

1

0.19

房地产业

18

3.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3

11.8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

3.3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6

3.0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

1.32

教育

26

4.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3

2.4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2

2.2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55

29.19

  二、从业人员

  2023年末,裕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005人,比2018年末增加 1102人,增长18.67%,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501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98,增加116人,增长27.0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407人,增加986人,增长18.19%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125人,占44.61%教育1148人,占16.39%卫生和社会工作541人,占7.72%

2-3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人)

其中:女性

合 计

7005

3501

农、林、牧、渔业*

56

12

采矿业

24

6

制造业

387

10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1

27

建筑业

96

23

批发和零售业

334

14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6

44

住宿和餐饮业

103

7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3

23

金融业

0

0

房地产业

129

6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9

13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4

3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40

102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1

8

教育

1148

871

卫生和社会工作

541

41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8

3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125

1381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23年末,裕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16177.3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254508.5万元,增长97.26%。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5811万元,增加33841.7万元,增长65.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30366.3万元,增加220666.8万元,增长105.2%

  2023年末,裕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92956.02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121677.4万元,增长170.7%。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9886.5万元,增加31838.2万元,增长113.5%;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33069.5万元,增加89839.2万元,增长207.8%

  2023年,裕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77536.24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98400万元,增加65774.2万元,增长201.6%;第三产业营业收入79136.2万元(详见表2-4)。

2-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万元)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万元)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516177.3

192956.02

177536.24


农、林、牧、渔业*

7971.92

5231.73

10892.01


采矿业

3349.37

2859.56

1654.51


制造业

33835.41

20977.73

30735.1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663.2

12825.2

3620.4


建筑业

36963

23224

62390


批发和零售业

52897.2

47084.7

4631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067.5

16351.3

2933.9


住宿和餐饮业

9819.3

3809.1

1322.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84

200.6

1404.5


金融业

 

 

 


房地产业

51440

43095

103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6188.7

6040.6

592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865.4

2322.6

6849.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910.9

499

1143.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2

4

93.3


教育

1027.1

572.6

457.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13.5

202.7

54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3.7

9.3

225.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26311.9

7646.3

---


注:表中农、林、牧、渔业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表中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

  注:

 [1]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组成部分。仅包含一个产业活动单位的法人单位,称为单产业法人单位,该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由两个及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本公报中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单产业法人单位和多产业法人单位下属产业活动单位。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者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者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者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者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2位小数。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