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这首传唱了三十多年的经典军旅歌曲,唱的就是裕民县巴尔鲁克山上的小白杨哨所。从1962年建立哨所至今,边防连官兵发扬小白杨精神,常年驻守边境一线,为祖国边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如今,哨所还成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让来来往往的游客接受红色教育。
上午十点,塔斯提边防连小白杨哨所,迎来了第一波客人。
彭善友曾经在小白杨哨所当兵服役16年。现在退休了,但每年,他都要不远万里从北京坐飞机辗转到小白杨哨所,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
小白杨哨所的前身是塔斯提边防连前哨,建于1962年,之后,常年驻守在这里的一代代官兵时刻捍卫着祖国每一寸土地。1982年春,边防战士程富胜回乡探亲,母亲得知哨所周围没有树木,在他归队时送了10颗小白杨树苗,并叮嘱他说:“栽在哨所旁,陪你站岗放哨。”
因为环境条件差,10颗小树苗只成活了一颗。1983年,作家梁上泉赴边防哨所采风,得知这一故事后,创作了《小白杨》的歌词。一年后作曲家士心为其谱曲,这首军旅歌曲唱响大江南北。从此,塔斯提边防连前哨更名为小白杨哨所。程富胜回忆,当时,哨所条件艰苦,没有营房,巡逻靠走路。
如今,独活下来的这颗小白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边防战士们也将小白杨精神传承下来。今年是崔俊领上岗执勤的第八个年头,除了日常巡逻,他们也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去年5月,边境线上起了山火,崔俊领和战友们接到命令,立刻奔赴火场,及时控制火情。
近年来,边境巡逻设施设备的不断升级,修了巡逻公路,过去巡逻一趟需要七八个小时,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从建哨至今,边防连一批批战士出色完成执勤巡逻各项任务,先后荣获先进党支部、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等数十项荣誉。在新哨所前,一代代边防战士又陆续载下了一颗颗白杨树,让小白杨精神代代相传。(李可 塔城台 周文新 陈双喜 伊犁台 赵晓芳 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