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塔城地区政府网

裕民县人民政府网站

  • 1
  • 2
Hi~我是智能问答机器人——小拜拜,很高兴为您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公开>法治政府建设>详细内容
索引号: 6542250032/2025101700000134 发布机构: 裕民县应急管理局
生效日期: 2025-10-17 有效性: 现行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法治政府建设

裕民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来源:裕民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8:34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按照县政府要求,现将裕民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法治引领,压实建设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局年度重点工作,与应急管理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明确班子成员及各股室法治建设职责,构建“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牵头、股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修订完善局机关行政执法、重大决策等制度规范,为法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二)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管效能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现场执法实现文书规范开具、全程记录留存。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执法,对照《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细化执法标准,确保处罚合法适当。推行“轻微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措施,结合“安全生产月”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   

(三)完善应急体系,强化法治保障   

修订完善县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提升依法处置能力。加强重大危险源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推动风险隐患依法依规整改清零。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安全生产和灾害预警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与监督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体系不够健全   

对照纲要中“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要求,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问题突出,专业执法人员占比偏低,面对日益拓展的监管领域,存在执法覆盖不全面的情况。部分执法人员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裁量标准掌握不扎实,在复杂场景下精准适用法律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应急处置法治保障不足 

按照“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要求,我县应急预案体系虽已建立,但部分预案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极端天气、复合型灾害等场景的法治化处置流程不够清晰。部门间应急联动的法律责任界定不够明确,信息共享存在壁垒,影响应急响应效率。   

(三)科技法治保障支撑薄弱   

对照“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要求,信息化建设滞后于法治政府建设需要,“互联网+监管”系统在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对执法监管的赋能作用,仍存在传统监管方式为主的局限。   

四)权力制约机制不够完善 

落实“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不到位,对行政执法全过程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严密,针对执法裁量权、隐患整改复查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不够常态化,行政复议与执法监督的衔接联动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夯实执法基础,健全执法体系   

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和裁量基准的适用能力。积极争取编制倾斜,充实一线执法力量,优化人员专业结构,推动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相匹配。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执法行为合法规范。   

(二)完善应急机制,强化法治支撑   

结合县域风险特点,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细化不同灾害场景的法治化处置流程,明确部门间应急联动的法律职责。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推动应急数据依法依规互通共用。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重点强化法治化处置流程实操训练。   

(三)加强科技赋能,提升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互联网+执法”系统深度应用,拓展智能监测、风险预警等功能,以科技手段提升执法监管精准性 。建立执法数据动态分析机制,通过大数据研判优化执法重点和频次,实现从“被动执法”向“主动监管”转变。   

(四)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重点核查法律适用、裁量基准执行等情况。完善行政复议与执法监督衔接机制,对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倒逼执法质量提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形成监督合力。  

 四、2026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法治能力建设   

制定年度法治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等新规培训,组织执法技能比武活动,实现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提升复杂案件办理能力。   

(二)优化执法监管模式   

推行“分类分级+精准执法”模式,根据企业风险等级确定执法频次和重点,提高监管效能。深化“执法+服务”融合,扩大专家指导服务范围,引导企业依法落实主体责任。   

(三)推进应急体系法治化   

出台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预案合法性审查和实战化演练。建立部门应急联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动职责与流程,提升协同处置法治化水平。   

(四)强化科技与法治融合   

升级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新增风险智能预警、执法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推动科技手段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深度应用。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确保执法人员熟练运用科技工具开展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