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542250032/2025091100000109 | 发布机构: | 裕民县文旅局 |
生效日期: | 2025-09-11 | 有效性: | 现行有效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公开事项 |
裕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情况报告
裕民县地处边疆,哈萨克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以保护传承为基础,积极推动非遗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文旅融合激活活态传承
在“非遗+文旅”融合方面,裕民县构建了多层次体验体系。除哈萨克族乳制品制作技艺体验工坊外,还打造了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研学基地,游客可参与从羊毛擀制到毡房搭建的全过程,2024年接待研学团队10余批次,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打卡地。同时,将哈萨克族传统歌舞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非遗文化体验游”项目,通过还原民族文化中的服饰、歌舞、礼仪等元素,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裕民县立足哈萨克族非遗资源,推动“非遗+”多元融合。以哈萨克族乳制品制作技艺为例,当地扶持传统奶制品作坊升级,打造“非遗体验工坊”,游客可参与挤奶、制作奶疙瘩等环节,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不断带动奶制品年销售额增长。同时,哈萨克族《多依布》(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与文旅结合,在县内景区设置故事展板、开发情景演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二、创新传播塑造特色品牌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浪潮下,裕民县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积极推广哈萨克族传统音乐阿克苏尤克。通过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将阿克苏尤克悠扬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方式呈现给广大网友。2024年,阿克苏尤克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过50万次,成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专程前来体验民俗音乐演出。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哈萨克族传统音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文创开发领域,裕民县深入挖掘哈萨克族头饰(帽子)等非遗元素,将其巧妙融入旅游商品设计中。推出的刺绣帽饰钥匙扣,将精致的哈萨克族刺绣工艺微缩于钥匙扣之上,既方便携带又极具装饰性;相马主题冰箱贴则以独特的设计展现了哈萨克族传统相马术的文化魅力。
三、教育浸润拓展传承路径
在传承方面,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县内多所中小学合作,举办哈萨克族刺绣、阿肯弹唱等非遗活动,让学生从小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裕民县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展演、民俗文化节等,为非遗展示与交流搭建平台。在这些活动中,哈萨克族的传统舞蹈、手工艺制作等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进一步提升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众认知度。同时,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区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相互学习、借鉴,拓宽了非遗创新发展的思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